>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三、要有自然情怀
1.在山水间寄托幽思
2.在山水间彰显理想
3.在山水间沉吟思考
[例文二] 北京的符号
作为一个北京人,我自信对京城风物并不陌生:元大都的墙垣砌就历史的厚重,什刹海的涛声平添岁月的雍容;香山红叶一年一度燃起圣火,奥运福娃领跑都市新声……可看到“北京的符号”这一题目,还是感觉眼神突然呆滞——符号?什么才能当得起“北京的符号”这一掷地有声的称谓?把这种感受告诉要好的同学,她也竟一时语塞:是久居“象牙塔”,竟触摸不到自己栖居的这一方土地的脉搏了吗?于是相约抛书,一同寻觅理想中的“北京的符号”。
颐和园·长廊
同学邀我游颐和园。昆明湖畔,佛香阁前,长廊如玉带临风,一幅幅历史的画卷,迎上我们探寻的眼睛。
那一幅,不是“桃园三结义”吗?桃花兀自开着,三位豪杰却无心赏景,神色凝重,长跪擎香。身着红袍、白面大耳的该是刘备吧,只见他双臂高举,气概慷慨;而关张二弟则身子微倾,神色凝重——他们在想什么?是在忧虑盗贼蜂起、白骨遍野的乱世,还是在谋划中兴汉室的大略?“一杯浊酒喜相逢”,这一杯浊酒,正蕴藏着深重的忧思。
那一幅,许是“吕布戏貂婵”吧。吕布情急,一手斜掣画戟,一手竟来拉扯貂婵;貂蝉双眉紧蹙,泪眼朦胧,欲走还休。大哉貂婵,为救百姓于倒悬,竟不惜以身死国!悲哉貂婵,她可曾企盼过真正的幸福?
又一幅,“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柳树被连根拔起,群鸦乱飞,众小欢呼。断墙外喝采的林教头可能预料,断墙之外,不可“倒拔”的欲加之罪正如黑云压顶?再看那门头板上,孙悟空正与天兵天将打得天昏地暗…… 穿行在这长长的画廊,恰好似穿行于岁月的烽烟中。若生在那样的乱世,吾辈又该是何等命运,作何抉择呢?
忽而,目光一转,昆明湖上,天朗水清,游船如织,好一个“细雨轻航暮屿,软风新柳春堤”!我不禁长长舒一口气,心情豁然开朗。
世纪坛·画展
投桃报李,我请好友到中华世纪坛观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展”。无缘游走欧洲,却也能近距离面对波提切利、达芬奇、提香等艺术大师的真品,真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踏过 270米长的铭刻历史的青铜甬道,我们来到展廊。同样是看画,看的感觉却大不相同。展廊不长——步行几分钟便可踱完,却几乎涵盖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前后各个地方画派和各种风格——没有个把钟头恐怕无法体悟其中内蕴。大屏幕中循环播映着透视学原理,光与影变幻着旋律,为画中的宗教人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不同肤色的参观者用各自的语言小声地交谈着,还有人租下解说器,在画前静静地聆听,于是构成另一幅画……一时间,我们竟像是进入了时空隧道,在激剧变化的欧洲文化界中聆听大师的耳语。
走出展厅,已是暮色阑珊。长安街华灯初上,“2006年意大利文化年”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在车流涌动游人如织的大背景下,中华世纪坛显得如此凝定庄重-----那盘旋而出的身躯好似巨龙腾跃,在广阔的夜空中舞动;“时空探针”犹如巨龙灼灼的眼神,刺破天的深邃,将夜空点亮;青铜甬道、潺潺流水,更是呈现出历史的凝重与灵动。同学忽然冲我一乐,我知道,答案,正在我们用心探寻的甬道中生成。
什么是北京的符号?
我说:长廊,描绘着“国家统一、建功立业”千秋历史精神的画卷,就是北京的符号。
同学说:中华世纪坛,铭刻历史、面向世界、开拓创新的标志,才是今日北京的符号。
[例文二] 肩膀
——亲情之肩
残阳,西天一片绯红。
我在世博园小路散步,迎面走来一对相互搀扶的白发夫妻。他们肩膀相依,款款说笑,慢慢踱行。两个并肩的影子移动着,拉得老长老长……
刹那间我竟停下脚步,心里似乎感到什么,是那生命的温柔吗,还是……
“那肩膀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默默思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冲刺2012中考满分作文散文思路欣赏 下一篇文章: 专家解析2012北京中考作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