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厚重感增加。
二、要有文化气息
1.承载文化意蕴的符号
2.凸显经典名著的影像
3.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4.温暖心灵的人文关怀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文一] “隐于野”与“隐于市”
古语有云: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在我们的印象中,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画对此作解释:仙,“人”在“山”旁,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看来,古时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
山总是不变地兀立。傍山而居,和野外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如果练就一身道行,或渗透了禅意,归隐于山便成为自然的选择。千百年来,智者乐山的传统从周秦时代的士子,中经唐宋元明的隐士,始终涌动不息。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一篇《桃花源记》面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与他绝缘,并远离世俗而绝迹于他未来纯朴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能抵御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许多“英豪”浮出水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自然世界,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洒脱!他不被世事摒弃,不被百姓遗忘,也不被朝廷重用。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一个谪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而是要万物归乎一心。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去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中隐隐于市。
【简评】为了论证“隐于市”是“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相结合的道理,作者先从“出乎其外”的角度举陶渊明“隐于野”的例子,再从“出入结合”的角度举李白“隐于市”的例子,两个关键材料的使用,使文章文脉贯通,颇有几分理趣。应该说,作者对隐逸文化的了解不算特别丰富,因此把陶潜归于“出乎其外”,把李白归于“出入结合”。(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鲁迅先生特别指出他另一面,说他不光有“田园的静穆”,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可见陶渊明是一个性格很丰富的人。)尽管这样的理解未必准确,但考虑到考场作文的实际操作限制,考虑到该作文选题背景知识的难度,行文能做到自圆其说,而且以递进的结构完成这样一篇文章,实属不易。
[例文二] 出入人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句话启示人们,对人生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局限。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的收放自如呢?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读过庄子《逍遥游》的人,有几个不被他那种不受约束、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所折服的?庄子的文章,表现出一种与其他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风格,表达出他的思想核心——绝对的自由精神。因此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称其文章“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其为文为人真够洒脱的了。
不过深入其里而观之,庄子之文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洒脱。文中描述的鲲鹏,虽说体形巨大,看似能够在天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可是一旦离开了海面上急骤的狂风,它根本就无法在天空中飞翔了。这种表面上自由洒脱,而在本质上拘束又牵绊的状态,也许就是庄子生活的本来面目。“庄生晓梦迷蝴蝶”,他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间飞舞一般不受拘束的情景,即在梦我与梦蝶的畅想中遨游。这也许就是他人生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冲刺2012中考满分作文散文思路欣赏 下一篇文章: 专家解析2012北京中考作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