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黄鹤楼,看到滔滔长江滚滚东流,他们想起了在一起的往事:春天,一起赏花,一起吟诗;夏天,一起饮茶,一起论诗;中秋月下,互相勉励;冬天,对酒谈古论今……
他俩默默地望着滚滚长江。不知过了多久,孟浩然轻轻地唤了一声楼下的书童。书童应声而上,手里端着一盆小草。
“仁兄啊,这盆兰草是我多年的随身之物,它那朴实无华的身姿有着顽强不息的精神,能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怎样做人。现在赠与你,让我们互相勉励吧!”他一边说着,一边将书童手里的小草送给李白。
李白激动地接过了那盆兰草,忙从衣袖中取出一幅古画说:“贤弟啊,这是我珍藏多年的《苍松图》。苍松有着挺拔的雄姿,有着傲霜斗雪的品格。现在赠给你,愿我们的友谊千年不老,万古长青。”
李白叫人送来一桌丰宴,他斟满一杯酒,递给孟浩然:“这一别,也不知何年相会。请饮这一杯,祝你一路顺风!”
孟浩然接过酒一饮而尽,激动地说:“今日暂别,后会有期。仁兄,你要多保重身体啊!……”
离情别绪,怎能说完呢?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在船家的催促下,登上了帆船。
春风阵阵,杨柳依依,江中起伏的波浪无情地拍打着江岸,发出阵阵轰鸣。
李白挥手:“一路顺风!后会有期!”
孟浩然也挥手:“多保重——多保重——”
哗哗的江水声,渐渐盖过了他们的告别声;孤零零的白帆影子,越去越远,渐渐消失在明朗的蓝天里。李白却久久地站在江边挥手、挥手……
(选自《初中生写作》2002.9 作者:高娟娥)
[例文评点]
这是两篇想像丰富而又文采出众的改写文。前文用四个秀美的小段铺展,表现了青年毛泽东的豪情壮志,后文细腻地描绘了李白与孟浩然分别的场面,表现了朋友间的依依深情,两文想像丰富而合理,语言生趣而富有诗意。
[文题之五]
以“克隆人”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想像作文。
[构思点拨]
这是科幻类话题作文题。“克隆人”是当今科学上的一个热门话题,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注意融想像和科学知识于一体,凭借幻想写现实生活,但又要基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公民伦理道德等方面来通盘考虑,写作时,可以用拟人和夸张手法,虚拟一个克隆人在人间的游历的种种遭际,表现科技进步既能造福人,也带来了它的副产品——会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隔阂和猜忌;也可以写克隆人的到来促使人类重新建立新的伦理价值体系,也可以写人们假借克隆人干坏事来影射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无论怎样写,都不能出现不合理的想像,拟或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拟或悖理怪诞,完全脱离生活实际;甚至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如写大力的赞赏“克隆人”的到来等等。
[例文参读]
一个克隆人的自述
我生平第一次坐在户外的花园里,呼吸新鲜空气……这种天堂般的感受让我畅快不已。
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还从未感受过人真正活着的感觉。每天面对的只有枯燥的书本和物理公式,那些穿着白大褂、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人如影随形般不离我的左右。我讨厌这一切。
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我是一个克隆人,一个被称作“爱因斯坦2号“的克隆体。现在我终于明白,在人世间,我没有亲人,如果那个叫爱因斯坦的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大物理学家是我唯一的亲人,他也早已离世。如果那个生我的女人是我的母亲,她也已经变成了科学的机器而毫无生存的意义。我怨恨,怨恨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这么卑贱,人类如此轻易地扼住了我的咽喉,为人类服务那么自然地成为了我存在的唯一价值。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中考作文7大类专练系列作文专题突破训练1 下一篇文章: 中考作文7大类专练系列作文专题突破训练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