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打造满分作文,从冠华作文网开始!
网站首页
中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中学作文 | 中学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中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中考频道 > 满分作文 > 正文       ★★★
中考满分作文密码解读——凤头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2/9 21:26:31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我要投稿

广西考生
暖日的午后,手捧一杯香茗,案头一卷《诗经》,文学的精髓在袅袅的热气散开之时升华至巅峰,如一朵轻柔的烟雾,笼罩在整个房间,铅字在周围盘旋,诱人不禁去感触,用手去抚摸,便云消雾散,从真实走向飘渺。
醉人的夜晚,一杯浓浓的咖啡在手,一本小说置在面前,文学的辛辣与精妙在苦涩与芳醇交融的那一刻回荡,如星海中的月。月的孤傲与美丽使人不由自主地去体味,但一切都沉浸在咖啡中,从飘渺走向真实。
文学是待人去勾勒的图画,用笔蘸着自己的心情随意涂抹,不必刻意去思索别人会指责什么,它是心情宣泄的寄托。闲暇时拿来欣赏,物虽在手,但它的思想早已浮在空气的每一个缝隙中,真实中包裹着飘渺。
文学是大脑和每个细胞的集合,细胞在每次不经意中排列,是自己独有的感觉,永远。在静静的冥思中,它们会逐一浮现在大脑的屏幕上,输入电脑,打印出来,轻轻地抚摸,它们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生灵,在不停地跳跃,飘渺中包裹着真实。
文学的天空任自由飞翔,天边的每一朵云都呵护着的每一次灵感,那掠过的鸟儿便是最好的证明;文学的海洋任欢快浮沉,海底的贝壳珍藏着的每一颗珍珠,那畅游的鱼儿便是最好的证明;文学的大地任无拘无束地狂奔,地上的每一朵花都开放着的每一次成功,那欢跳的兔子便是最好的证明……
文学的一切都在真实中飘渺,在飘渺中真实,令人无法抗拒。不必为文学的虚实烦恼,只要是自己的感受,最真、最美、最纯,就好。
点评:文学是一泓澄明的灵水,是寄放灵魂的乐园。感受文学,让烦躁的心灵归于平静。语言精美、流畅。
 
佳作2
悄悄感受
广西考生
花季的雨露滋润了我的心扉,心灵深处便长出了花骨朵,将一切心事包在里面,不愿让任何人知道,只有放纵的一颗心在悄悄感受。
喜欢一个人在路边散步,一片枫叶飘然落地,我会在心中悄悄为它编一个故事,湖水激起圈圈涟漪,我会静听鱼儿在说些什么;鸟儿从长空掠过,我会悄悄猜想它奔赴谁的约会……然后我把悄悄感受到的每一处都锁进日记,锁在花季的花苞里,悄悄酝酿。
夜色悄悄来临,远方点点灯火在风中摇曳,我悄悄来到花丛间,仰天赏月,感受轻风拂过树梢温柔的呢喃。在淡雅朦胧的月光下,独享那份属于自己的清幽,遐想着青春的浪漫。烂漫的心在静谧的心灵花园中蠢蠢欲动。
深蓝的天空像一匹光滑莹洁的缎子,朦胧的月光像一层薄薄的泪痕,手指间摆弄着几根青草,把眼睛微微一闭,嗅着花草和泥土的清香,美的感觉悄悄涌上心头。
春暖花开时,悄悄在花间吸吮着自然酝酿出来的芬芳,感受沁人心脾的芳香;夏日蝉鸣时,悄悄在池边拨弄滴滴清水,感受怡人的清凉;秋风萧瑟时,悄悄在落叶中散步,感受昨日的情怀;冰天雪地时,捧起一把雪花吹向远方,感受无限的遐想……我喜欢悄悄感受四季之美。
清晨,朋友把从路旁摘的一朵小花送入手中,我悄悄感受欣慰;中午,看着粉红色的信笺上“愿友谊地久天长”几个字,我悄悄感受快乐;傍晚,摆弄着同学们送来的生日贺卡,望着一句句真诚的祝福,我悄悄感受幸福……我喜欢悄悄感受真挚的友情。
花季中,一切都悄悄地变成了秘密,请和我一起悄悄感受……
点评: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比比皆是,唯一有一颗善于感受的心,才能揭开生活的神秘面沙,才能领略生活的真实风采。
 
佳作3
 
感受幸福
广西考生
人每时每刻都在追求幸福,感受幸福,每个人的人生坐标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一箪粟一瓢饮是清贫者的幸福;青云直上、加官晋爵是政客的幸福;“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商人的幸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农民的幸福;“金榜题名”是读书人的幸福……幸福的确使人向往,但有些人认为幸福如同天上的彩虹,美丽而不可及,其实幸福可能时时刻刻就围绕在的身边,关键在于会不会感受它。在残疾人的眼里是幸福的,因为有健全的体魄;在老年人眼里是幸福的,因为有靓丽的青春;在孤儿眼里是幸福的,因为有父母的关爱;在失学儿童眼里是幸福的,因为有求学的乐园……幸福无处不在,可人们总是在拥有幸福时不去感受,直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幸福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咀嚼。幸福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标准,只要每个人用心去感受,都能感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也许,幸福是努力后获得成功时的掌声;也许,幸福是父母对无微不至的关心;也许,幸福是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也许,幸福是老师对的教诲……
很多时候,幸福被当作金钱的代名词,是有钱人的专利,其实有钱未必就幸福,而清贫者未必就不幸福。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一个奋斗的目标,有一种执着的追求。这样,就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一个人要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又要感受幸福,领悟幸福,享受幸福。只要有一颗善于感受幸福的心,人生就会时刻有幸福相伴。
幸福有时像手中的水,任千方百计却依旧无法挽留,只能留下无限的怀恋与回味。幸福很容易抓住,也很容易溜走,这就得看怎么去理解与感受它了。
点评:幸福是一种心灵感受,它隐藏于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只有细心聆听生活中嘈杂的声音,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行文流畅、自然,写得很有章法。
 
 
 
 
 
佳作4
感受生活
广西考生
升初三时,我的成绩一塌糊涂,这次期末考试竟落到了全班第29名。寒假里,爸妈对我进行了“三堂会审”,希望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我仍我行我素,爸妈上班前脚出门,我就后脚窜出去玩了。无奈之下,老爸把我“遣送”到他的工地上去体验生活。
其实,在此之前,那里我已去过好几次,现在仍是旧模样。两台打桩机在当当地打着桩,高高的架子随着钻杆的转动,像喝醉了酒似的不断地晃动。西边的空气压缩机呼呼地喘着粗气。看着这些,心想,这几天不用在爸妈的唠叨下“苟且偷生了”了,也不用趴在桌子上和那些乏味的字母、数字、符号、文字打交道了,不禁心花怒放。
可是,没过一会儿,我就傻眼了。老爸叫我去最做苦、最脏、最累的水泥工。要是当个操作工,搬搬这个“杆”,按按那个“钮”,开开这个“关”就完事了,那还差不多,没想到老爸竟这么狠心。望着老爸车子扬起的尘土,我有些后悔,但又想,男子汉既然来了,就不后悔。
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沉甸甸的水泥包住肩上一扛,那种泰山压顶的滋味就甭提多难受了。气泵回气喷出的水泥粉末犹如炸弹爆炸一般,呛得我涕泪齐流。打桩机是最新式的,打桩速度极快,每分钟要向下打3米,也就是说两个人每分钟要倒掉15袋水泥,我必须在4分钟内把一袋水泥划开,再用4秒钟把水泥倒进灰管里,才能不耽误打桩。寒冬腊月,风如刀割一般划在脸上。几个小时下来,手冻僵了,失去了知觉,连刀片也捏不住了。长时间的弯腰用力使我感到脊柱似乎要断裂了,发出咔咔的响声。天公也不作美,又下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儿,我的头发、眉毛上就结冰了。我心里只想着时间能快点过去,好像班歇会儿。越是这样想,时间老人好像睡着了一样,度时如年。
不知什么时候,工友拍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该换班了。”我下意识地直起身向工棚走去。忽然,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在腰部发作,腰怎么也直不起来。就这样,我弯着腰向工棚蹒跚走去。
与其说这是工棚,还不如就是塑料棚。在四角支几根竹竿,然后再盖一层塑料布,棚内外温度几乎一样,只不过把雪隔在了外面。我瘫卧在席子上,我把被子裹在身上,慢慢地才感到暖和一些。想想自己以前是多么幼稚,没想到仅仅几个小时,我就被社会这个大熔炉炼得几乎骨销肉化。
突然,我感到一层冰冷的东西压在了身上。我挣扎着睁开眼一看,啊!工棚顶上的积雪把棚子压塌了!狂风夹着飞雪无情地抽打着我的身体,犹如恶魔一般疯狂地吞噬着我的身体。我浑身一搐,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睁开眼,我发现自己正躺在白色的病床上,身上插着几条管子。爸爸把一叠钱放在枕边,说:“这是的工资8元7角4分,四舍五入,一共是8元7角。”我看着爸爸,他的眼里分明闪烁着什么……
开学那天,我又重新背起书包,信心十足地迈进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校门。
点评:  写寒假因贪玩被父亲“遣送”到工地体验生活,做水泥工,必须在8秒钟内划开袋子再倒完一袋水泥。天寒、风烈、雪猛,环境十分恶劣,劳动强度很大。体验生活过程写得细致入微,环境烘托十分出色。寒风、暴雪不仅突出典型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推动情节发展。文中时时揉进三言两语的心理感受,给人以真实感。
 
佳作5
感受生活
广西考生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中考落榜后,我毅然背起我小小的行囊,悄悄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艰辛旅程。家乡的云渐渐飘散,亲友的视线渐渐拉长,我庆幸自己终于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然而,当我置身于偌大的都市,面对林立的高楼时,我才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与微不足道。总以为在农村长大的我,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完全可以适应城市里的生活,但是我错了,世界上根本没有轻松的活儿让我们自主地完成。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我无如何也想象不出那种场面。
在偌大的工地上,到处是鸡粪与鸡的死尸,还有满地爬动的蛆虫。在烈日的蒸腾下,这些东西所散发出来的气味令人窒息。但是,在这样的工地上,仍然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衣裤破烂肮脏,全都光着膀子。宽大而裸露的肩膀在烈日的曝晒下红黑红黑地闪着鳝鱼皮般的光泽,成股的汗水顺着他们黝黑而微微泛黄的肌腱凹处流淌下来,这就是我们这些装卸工!其间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稚嫩而白皙的皮肤与他们组成一幅很不谐调的画面,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少年――那就是我!
我努力地干着与我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活儿,拼命地抬起二三百斤重的铁笼子。超重的负荷压得我浑身骨骼“嘎嘎”地响,我咬紧牙关努力地把自己的背脊弯成一张弓,两只脚死命地蹬着地面,两个眼球鼓得老高,时刻都有迸出眼眶的可能。太阳直射在我身上,背上的皮肤仿佛被烤焦了,随时都有撕裂的可能。汗水流进我的眼里,蛰得我睁不开眼,而鞋子里早已像和泥般的滑了,我就这样拼命地撑着,每一次努力都听得见自己的心“怦怦”跳动的声音。我那时真的怀疑人的构造与能力,一种简简单单的碳氢化合物竟然能释放出这么多的能量!
就这样,四个月下来,我已经磨炼成和他们一样的身体和肤色了,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把20公斤重的铁笼子扔到一丈高的指定位置,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在困极了的时候躺在鸡粪上睡觉,毫不在意蛆虫爬到自己的脸上。但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孤独与空虚时刻侵袭着我,告诉我这里不是我梦想的归宿,这种生活也不是我所要的生活。我的理想之舟从此搁浅了吗?我不甘沉沦,我要回家。
当一声长笛把我载回家时,我有一种重生的感觉,好像一条在外面游荡了很久的抛物线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坐标上一样!我终于又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航标。
我庆幸自己成功地走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虽然我还没有摘到星星,但我已经找到了天梯!
点评: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习作通过记叙打工的独特感受,展示了作者丰富而复杂的心路历程。小巧中蕴涵质朴、亲和,简洁中蕴含哲思。能从平凡的生活经历中体验、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
 
 
 
 
佳作6
感受幸福
广西考生
人生何处无幸福,尽在的感觉中。
劳动让我们感受到幸福。有些人毕生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到头来却因碌碌无为而后悔。勤劳的人心系他人,奉献社会,脚踏实地,敬业爱岗,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他们以双手创造世界,以劳动换取幸福。
亲人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天气变冰,谁为送来御寒衣物?夏日贪凉,谁为扯毯盖被?深秋风起,谁为忙忙织衣匆匆做靴?是亲人。只有亲人才会对如此关怀备至,只有亲人才会对如此体贴入微。亲人的关怀怎能不让感到这是一种幸福?
读书求知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知识渊博的老师如同辛勤的园丁,施予我们科学的肥料。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和平的环境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君不见恐怖分子劫持飞机两度与世贸双子楼“亲密接触”后纽约市民那惊恐的面容;君不见连年战乱的阿富汗,难民们在新一轮狂轰滥炸后一双双惊恐的眼睛……朋友,我相信已经深刻意识到:生活在和平环境里也是一种幸福。
生活在新中国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号呼转徙,饥渴顿踣。中国共产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内平家贼,外御敌寇,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引导我们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两岸,人民众志成城,祖国前程似锦,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感受着这一切,特别是听到中国加入WTO,跻身于国家竞争的大军行列中时,我暗暗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为灿烂幸福的明天。
点评:习作诠释了幸福的内涵,幸福是心灵底片的灵光乍现,是入微感觉从生活之树摘下来的灵果。文章思想深刻,读来让人深受启发。
 
佳作7
人生需要有勇气
广西考生
三年一度的省物理竞赛的消息使教室里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跃跃欲试,有的则消极地说:“这种竞赛,跟我们是绝缘喽!”坐在墙角的我,看着这一切,沉思起来。“喂,物理王子,别错过机会呀!”一句话刺激了我,不知这是刻意的讽刺,还是善意的鼓励。可我还真想试一试呢!提起我的物理,不是自命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