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打造满分作文,从冠华作文网开始!
网站首页
中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中学作文 | 中学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中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中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备考2012年中考作文读写提升:自然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9/20 16:30:42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自然篇
     捕捉大自然的“灵光”
        大自然是一本厚实的书,每一页都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一幅绚丽的画,每一笔都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一堂富含哲理的课,每一节都是意味深长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竭力做到在孩子们打开书本读音节之前,先读几页最美丽的书——大自然。”下面,就让我们扑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捕捉大自然的“灵光”吧!
写作指导:
要想写好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亲身“扑入”。要写好“大自然”,首先要扑入大自然的怀抱:寻觅春天的色彩,体味夏天的炎热,收获秋天的果实,感悟冬天的圣洁。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野马的奔驰,羚羊的成长;小草的荣枯,花儿的盛败;夏天的烈日暴雨,冬天的寒风飘雪;南国的热带雨林,北国的原始森林……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只有走近它们,你才能描绘它们。
二是要善于“捕捉”。春天,你可以去踏青,用眼睛、用心灵去捕捉春天特有的温润气息;夏天,你可以在烦闷的时候走进树林,呼吸着林间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婉转的鸣叫,心儿自然会平静下来,烦恼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秋天,你可以随意采摘一片火红的枫叶,吟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品味着其中的韵味,心情也会变得愉悦;冬天,你可以在一场瑞雪之后,独自漫步于雪地上,想着春天的到来已为时不远,在心底悄悄埋下绿色的希望,憧憬美好的未来。由此,我们能捕捉到春的温馨、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圣洁。把它们的特征与精髓展示出来,就是一篇佳作。
三是要提炼“灵光”。所谓灵光,就是文章蕴涵的深意。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有带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赞美大自然,才能从大自然中领悟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挖掘出蕴涵在大自然壮丽景色中的深层意蕴,才会有不同于别人的新颖立意。
题目设计
有一首诗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请你从“春花”“夏风”“秋月”“冬雪”中任选其一为题,写一篇写景类文章。
【思路点拨】
“春花”“夏风”“秋月”“冬雪”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这些景物虽司空见惯,却不知陶冶了多少文人墨客,成就了多少名家大作。要想写好这篇习作,构思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选动情之景,让内容新颖靓丽。“春花”“夏风”“秋月”“冬雪”,皆为美景,但并非所有的景物都能让你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出精彩的文章来。写作之前要先细心揣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题。“春花”“夏风”“秋月”“冬雪”,哪种景物你观察得最为细致,拥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哪种景物牵动了你的心弦,写出来易打动人;你选的景物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写出来能给人怎样的启迪。朱自清的《春》、鲁迅的《雪》、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作者都根据各自的经历,写出了真情实感。所以,只有选择自己熟悉的、易打动人的景物,写作时才好下笔。
二、刻画景物之美,让语言多彩鲜活。要想写好“春花”“夏风”“秋月”“冬雪”,就得在把握景物特点的基础上,用多彩鲜活的语言对其进行形象生动的描绘。此时,词语的锤炼、修辞的运用便成了使语言出彩的最有效的方法。泰戈尔的《雪》(见4版阅读资料)开头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降雪时迷人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贾平凹的《风雨》(见4版阅读资料)用词更是令人叫绝,“鼓”“陷”“漫”“腾”“扑”“扯”“旋”“挤”等动词的巧妙运用,使作者笔下的“风”出尽了风头。
三、蕴涵美好情感,让主旨与众不同。写作时要力避“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纯客观“再现”,要力求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你见过那棵树吗》(见4版阅读资料)写的虽是作者看树的过程,但揭示的却是“在为生存而奋斗的同时别忘了发现,而不是深陷世俗名利的浪潮”这一主旨,让文章的立意深刻高远。泰戈尔的《雪》由雪是洁白的,引出了“人们的生活应是圣洁的,人们的灵魂应是纯净的,人们的道德应是完善的”这一主题。因此,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让“春花”“夏风”“秋月”“冬雪”具有新的品格和审美意义。同时,要注意恰当运用“类比联想”,使“景人贯通”,从而挖掘出景物别具一格的情趣,揭示出与从不同的主旨来。
时事链接:
链接一:“春花”迎奥运。
2007年7月17日,“迎奥运春花长卷万民贴”活动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太阳城广场举行。“春花”是当地老百姓对剪纸的俗称。百余名民间剪纸能手在现场进行了“奥运福娃”剪纸的表演,并将剪纸作品贴在十米多长的“春花”长卷上,以表达对2008年奥运会的期盼。
【写作运用】
“‘春花’迎奥运”可供以“春花”为题目的同学写作时参考,使文章意蕴深刻。
链接二:“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带着国人的祝福,开始了中国首次“探月”之旅。“嫦娥一号”的升空,使中国成为太空利益攸关方,成为拥有一定实力和地位的空间大国。中国的月球探测发展战略包括“探”“登”“驻”三大阶段,也就是不载人探月阶段、载人登月阶段和建立月球基地、进驻月球基地进行研究开发阶段。
【写作运用】
“‘嫦娥’奔月”可供以“秋月”为题目的同学写作时选用,使文章具有时代感。
素材积累:
●春花
这正是万紫千红、百花斗妍的季节:红的、粉红的、芬芳而且毛茸茸的三叶草花;傲慢的延命菊花;乳白的、花蕊黄澄澄的、浓郁袭人的“爱不爱”花;甜蜜蜜的、黄色的山芥花;亭亭玉立的、郁金香形状的、淡紫色的和白色的吊钟花……
——列夫·托尔斯泰《牛蒡花》
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的灿烂。
——刁永泉《一朵早醒的桃花》
●夏风
刚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阵风,墨云滚似的遮黑了半边天。地上的热气跟凉风搀合起来,夹杂着腥臊的干土,似凉又热;南边的半个天响晴白日,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墨,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惊惶失措……又一阵风。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儿,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
——峻青《海滨仲夏夜》
●秋月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地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朦朦胧胧,如同坠入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刘澍德《拔旗》
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
——朱自清《松堂游记》
●冬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一片雪花含有无数的结晶,一粒结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面,每个面都反射着光,所以雪才显得那样的洁白。
——梁实秋《雪》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