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1.围绕话题,立意自定。
2.题目自拟。
3.文体自选。
(陕西省2003年中考作文题)
[名师指路]
“感受生活”是一个常写常新的话题,从题目的“引语”来看,文章可任选观赏美景、聆听音乐、享受亲情、拥有目标、体验苦乐、遭遇挫折等材料。总之,只要是“感受生活”的,什么材料都可以入选。考生可以大胆使用擅长的文体来写作。对这个题目来说,生活的面太广了,我们最好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小口切入,以小见大。如“亲情”,可以写父母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遭遇失败”可以写自己当时的痛苦等。此外,文章还要处理好“叙”与“议”的比例,文章中的记叙与描写要多而细,浓墨重彩,抒情和议论要少而精,点到为止。
[魔师点化]
感悟,即对生活有所感触而领悟。那么,在写作生活感悟类的文章时,就必须强调先有“感”然后才有所“悟”。可以说,“感”是“悟”的前提,“悟”是“感”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写“感”时,一定要写出丰富的情感,写“悟”时,一定要写出理性的思考。
【模拟演练】
[文题之一]
大自然无私地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动人魅力,无时不刻在感动着我们,启迪着我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思考。那么,就让我们拥有一颗热爱之心,去记取在自然面前对美的顿悟,写下自然诉说着的生命真谛吧!请以“生命”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构思点拨]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能够聆听大自然美妙和声的心灵,可是谁又真正体验过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那么多的馈赠呢?那么,这一个贴近自然的命题作文,又重新提醒我们能够与自然共语,聆听大自然的召唤,感悟大自然在各种事物给我们的人生启迪。那写好本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要抓住自然中“物”的精神实质,找到它们与生活的接触点、契合点、相似点,借助想像和联想展开全文。可以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写出它的象征意义;可以运用以物喻人的手法,写出它的丰富内蕴;可以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写出它的精神实质。
[例文参读]
生 命
在一个很寒冷的冬天,百木凋零。我边走边思考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什么是生命。就在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我却发现了一个十分扎眼的东西。
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我站在远处,实在是辨不出那到底是什么。在许多高大、挺拔的树木中间,它太丑了。当我走到它面前时,才猛地辨认出它。然而我又委实不忍心看它,它实在是大惨了。
那是一棵被闪电削去大部分的断裂了的树干,参差不齐的残枝凌乱不堪地伸向空中,煤炭般漆黑的树干上有许多白点,萎缩的树皮脱离了树干,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我望着它,看到它那本已残缺不全的身体上还留下了许多人为的伤痕:用手扒下的树皮,树干上刻着的许许多多的字……我心里涌上了怜悯。“它被生命完全抛弃了。”我轻声地自言自语,随后带着怜惜的心情,转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点染纷繁的事物—中考写“物”类作文专题训练 下一篇文章: 当前中学生作文的弊端与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