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让人心动的五个亮点 |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0/7 8:38:4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
|
所谓“物”角作主就是利用“人”以外的他物作为视角主体切入,从而找到一个新颖的表达角度。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更诙谐地抒写自己的所感所想,或庄或谐,或贬或褒,令人耳目一新。 ■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绚丽多姿的社会里,你看纳米、克隆、SARS等新名词层出不穷;网络、QQ、博客近在咫尺;“超级女生”、“星光大道”、“我型我秀”火爆登场……有了这些滚滚而来的鲜活材料,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抱着那些千年的“古尸”不放,也没有必要在作文中随意编造故事。时代的才是新鲜的,在选材、文体和结构上都不要忘记这些鲜活的时代元素。 如何把时代元素在文章中体现出来呢? 1. 贴近生活选材 为了避免材料的陈旧和雷同,我们不妨多关注与我们生活非常切近的东西。2006年上海一考生别出心裁地从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取材,写了篇《我的名字叫“敢秀”》的文章,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段选秀经历,演绎了一只“丑小鸭”变为“白天鹅”的翻版故事。我们姑且不论这是不是他自己的真实体验,看看现在的学生对选秀节目的如痴如狂,就知道电视娱乐活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了。 2. 别出心裁的文体 2006年广东一考生的作文《普希金街23号论坛》则是运用了我们很熟悉的网络论坛形式和电视访谈形式作文。他利用网络访谈的形式让“一江春水”、“苦瓜冰淇淋”、“空谷幽兰”、“糯米团”等名字有着网络气息的朋友依次登场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富有生活气息的选材和新颖的结构,让此文脱颖而出。要注意的是,文体创新要把握好度,如果没有合适的内容就会适得其反。 ■ 在中考作文评分中,语言优美与否可以让同样立意与选材的文章在三个等次分间来回评判。如果语言积累很丰富,信手拈来自然很好,但是绝大部分同学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所以我们要纠正一个误区:精彩语言并不局限于华丽,有特色的语言同样精彩。我们可以在局部制造“亮点”,这里介绍几个方法: 1. 彰显文化因子 2006年浙江金华一考生写《生活因你们而精彩》,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宁静的夏野,习习凉风退去了一天的暑气,泡上一杯香茗,捧一本诗词,是一种享受。品味李白的老酒,摘下易安的黄花;看见了杜甫的眼泪,东坡的华发,听见了水上琵琶声,空城戍角鸣;乘舴艋小舟,长篙划破李后主的春水;登京口北固亭,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一段活用了诸多典故的优美文字,它给阅卷老师的直接印象就是:很有文化底蕴。 2. 排比制造亮点 2006年江西中考满分作文《待人和善》一开篇就用了一组意韵优美的排比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语言错落有致、起兴井然。 2006年福建福州一考生在《有诚信才有美丽》一文这样结尾:“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三个排比句,三个妙曼的比喻,既增添了文采,又水到渠成地把文章推向了高潮。 3. 适度幽默调侃 2006年黑龙江一考生在《坦然看“痘痘”》一文中这样写:“镜子中我的脸上‘小痘痘’,大势已去,只有三个‘残兵败将’还在坚守阵地。看来这次与它道一声‘再见’真是为期不远了。”这种幽默活泼的表达,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当属个性表达的典范,为文章增色不少。 ■ 骨架对于中考作文实在是太重要了,中考作文要有一个明晰灵巧的结构,既能显形地露出“主旨”,又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办法: 1. 妙句作结 妙句作结在形式上与美句领衔一样,只是它的位置放在段末而已,它往往语言简洁,精练深刻,富有文采,不但使文章的骨架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记叙文常用的6种开头 下一篇文章: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三招”拟出作文好标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