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打造满分作文,从冠华作文网开始!
网站首页
中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中学作文 | 中学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中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中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解析2012年宁夏中考作文及点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2/9/3 9:13:3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紧扣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材料:

自从那只乌鸦用石子填满瓶子畅饮之后,这个秘诀就传开了。

一天,一只飞越沙漠的乌鸦口渴难耐,恰巧看见有只盛着半瓶水的瓶子,但附近一个石子也没有。

结果原来如此。

答题卡上注明:作文(26题40分)+(卷面与书写4分)

 

这个作文材料,源自考生耳熟能详的课文寓言故事。原材料可读性强,寓意明确,童趣盎然。但经过命题者这么一改,增加了审题难度,枝生出很多立意。

1、从老乌鸦的角度:用智慧战胜困难;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2、从飞越沙漠的乌鸦的角度:不墨守陈规、不死守教条;乐观面对困难;出奇制胜。当然,也可以是死于生存能力退化;困难面前,束手无策。

3、从沙漠环境角度:沙子能否替代石子;新时期、新问题、新智慧、新方法;环境磨练人;死亡沙漠,切勿颟顸。

4、从材料整体角度:面对重重困境,勇敢机智求生;积极创新,生机无限;境况复杂多样,结果出人意料。



关于材料作文,就是给一则文字的、图画的材料,让学生作文。可以理解为,学生读材料读出一个“感发”点或一个“启示”点,然后写出一篇读后感;或者学生读材料形成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就是观点,然后,围绕观点进行议论,用论据证明观点,写出一篇议论文;或者学生读材料,产生联想,进而展开想象,写出一篇记叙文。

今年宁夏中考作文题干“要求中心明确”,文体指向明确,就是要求考生写记叙文。如果要求议论文,可能会是 “要求观点明确”的字样。这种文体暗示或指向,符合初中阶段作文以记叙为主的教学要求。

从考场作文和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看,学生记叙的能力稍强些,所以选择记叙文写作的考生占多数。

但是,“紧扣下面材料”写记叙文,就需要联想和想象,而联想和想象能力,是对学生思维的高层次要求,一般考生只能进行平实的叙述、描写,只能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议论。

所以,考生如果写记叙文,“紧扣下面材料”,可能就写成了对原材料的扩写,这显然不是命题者的基本命意,分数就会打折扣。

考场上很多考生的联想和想象超出了命题者的基本命意,如有考生“乌鸦忍了忍,终于找到了水源”;还有很多考生结果是“这只乌鸦渴死了”;或者没有用“沙漠”这个“道具”;或者传统寓言故事《乌鸦喝水》“结果原来如此”——乌鸦失智。这些都会影响考生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

更多考生撇开原材料,不理会原材料,另起炉灶,讲一个别样的故事。材料的“引子”功能、话题由头和材料是作文的出发点作用,就无形丢失了。这可能就有跑题、偏题之嫌。

从上面的分析看,材料作文好像更有利于写成议论文,新材料作文偏向议论文体。

这个推论只是假设,它有赖于今年中考作文阅卷之后,有心之士做具体的数据分析,来证明真伪。这也会给命题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例如,如果考生选择议论文体多的话,说明命题意图就偏离了。当然,这也会给一线的作文教学一个导向——材料作文议论文好写。如果孩子从初中就偏重训练议论文,疏于记叙文体训练,后果不堪设想。



材料作文是这几年宁夏高考和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宠,相对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命题形式,有许多优势,如可以防押题,可以防套作。

材料作文对材料的叙述要求甚高,因为它决定一则材料的开放性、可读性、可写性和可信性。

今年的这则材料,叙述衔接得不是太连贯,也不是太得体。“结果原来如此”来得太突兀,显得不伦不类,有点儿故弄玄虚。材料末尾的结句不如干脆是“结果乌鸦喝到了水”,降低审题难度,让考生在内容和表达上尽显才能。

命题者好像是说,“飞越沙漠的乌鸦口渴难耐”,“有只盛着半瓶水的瓶子”放在那儿,有“用石子填满瓶子畅饮”的“秘诀”可供使用,可是“但附近一个石子也没有”,“结果原来如此”——乌鸦用智慧喝到了水或者失智渴死了。对原寓言故事改动太多,人为设置障碍嫌多,大有强化应试教育之嫌。

乌鸦用石子填满瓶子畅饮、老鹰高空抛丢棒骨摔断吸食骨髓、猴子用石头砸吃坚果,这不是什么“秘诀”,说明乌鸦等动物具有某些生存智慧,但命题者是嘲讽的口吻、否定的意味,这会让考生无所适从。须明白,考生只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他们的智力可能达不到破解命题者人为设置审题难度的程度。

当然,一个作文命题,不必要也不可能赋予过多的承载。但命题者如能像今年高考作文新材料那样,降低审题难度,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重点考查考生记叙、说明、议论能力,减少考试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更多体现水平测试的功能,可能会更好些。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