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九曲桥,来到湖心亭上,观看湖中的景色,更有一番情趣:近处不时游动的小鱼,远处龙形的,鸭形的,鹅形的游船不停地划动着,追逐着,再加上一湖碧水,让人百看不厌。
在湖边,有几位勤劳的妇女在淘洗着什么,并且有说有笑的。她们的笑声引来了好多的人,走近了才知道,她们之所以乐得合不拢嘴,是因为这美丽的风景和这温凉而柔软的水所激化。湖的两岸,有着天真无邪的儿童,孩子们在玩耍、嬉戏。二月,正是春光明媚、轻风拂面的时节,也正是放风筝的时节,于是这么大好的机会总是让孩子们迫不及待。这也让正在成长的我情不自禁地放起风筝来。在这里,仿佛是极乐世界,没有一丝一毫的忧伤,烦恼,带给你的只有出自内心的快乐。
天龙湖四季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让人留连忘返。
春天,大地万物复苏,湖堤上开着各色花朵。蝴蝶花、桃花、迎春花迎风摆动,嫩绿的小草也探出了脑袋,天龙湖弥漫着醉人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
夏天的傍晚,天龙湖变得热闹了起来。人们纷纷到此游泳,欢笑声,打闹声,水溅落花的哗哗声,充满了整个天龙湖,清凉的湖水洗去了人们一天的疲惫。
秋天更是迷人。秋风吹在湖面上,荡起一层层波纹,湖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一层挂着一层涌到岸边,不时划过的游船,又给天龙湖增添了几分情趣。
冬天的天龙湖也没有静下来。隆冬时节,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小伙伴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滑冰。大雪过后,天龙湖更是热闹,大人们也来到湖边,观看雪景,照相,有的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热闹非凡。
啊!家乡的天龙湖,你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欢乐,赢得了我们无限的爱恋。我永远地爱慕你。
品味秋天
彭文春
我的家乡在豫东平原,这里四季分明,各具特色。一年之中,我对这里的秋季情有独钟。她就像一幅色彩绚丽的画,让我留连忘返,令我梦绕魂牵。
早晨,雄鸡的啼鸣是乡村天亮信息的最早告示。接下来,旭日东升,金色的霞光在遥远的天际尽情展示她迷人的魅力。随着太阳的升高,那缠绕在枝头、树梢上的似纱非纱的轻雾悄然隐退。明媚的阳光下,万物开始展示自己的风采。
路边的草尖上,晶莹的露珠映着朝阳熠熠闪光,像是谁不小心洒落在草丛中的一粒粒钻石。道路南,树丛中,被阳光遗弃的小草怯生生地睁开眼睛探头探脑。乳白色的蘑菇在树下,悄然撑开白色的伞。黄、紫、白、红各色的菊花在林荫道和草丛中尽情展示自己的娇艳,不时把或清淡或浓郁的香气付与秋风带给匆匆赶路的人们。
田野里,成熟的庄稼摩肩接踵,等待着主人收割。雪白的棉朵绽放在枝头,好似仙女CAI下天空的白云做成小花撒在棉田里。玉米挣裂层层外衣把金灿灿的身躯裸露在外,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大豆也不甘落后,金黄的豆粒撑开豆荚,偷偷窥视外面热闹的世界;在地下呆久了的红薯,终于禁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使劲地拱出地面,脸憋得通红;涨红了脸的高粱,垂下头,默默注视着脚下热闹的场面。
果园里,各色叶子争相辉映,红黄绿紫,五彩缤纷,果树枝头,硕果累累,香气袭人。金黄喷香的“金帅”,深红水灵的“富士”,红里透紫的“秦冠”,把枝条坠得垂到了地上。黄澄澄,红彤彤,通体透亮的柿子缀满枝头,好似谁挂上去的一盏盏灯笼。架上的葡萄熟了,一串串紫里透黑,经露水浸润,玲珑可爱。摘一颗放在嘴里,一咬,汁水四溅,甜丝丝,酸溜溜,沁凉全身。石榴树上,成熟的石榴咧开嘴,露出里面红宝石般的果实,晶莹剔透,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外,还会让你垂涎三尺。
秋天的天空辽阔高远,气候清爽。蓝色的天幕蓝得透亮,让人陶醉。白云成朵成片,时卷时舒,闲适自得。抬头看一眼天空,会让你心旷神怡,一身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傍晚时分,太阳渐渐隐没。歇息了一天的雾霭又出现在枝头,缠绕在树枝,给小村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中透出和谐、富足宁静。其实,美丽的又何止我的家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们的祖国何处不美?
点评:
这篇习作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首先,习作以描写见长。小作者能够在认真观察秋天景物特征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细致描绘,尤其是使用“黄、紫、白、红、乳白、黄澄澄、红彤彤”等一些色彩鲜明的词语,把一幅五彩斑斓的秋景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第二,这篇习作在结构上亦有独到之处。小作者以时为经,以空为纬。从早晨雄鸡的啼鸣写起,到傍晚太阳落山为止,把这段时间内不同地点的景物组合在一起,结构显得十分紧凑。第三,这篇习作在语言上也很有特征。小作者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精心选择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流畅而有内涵。第四,这篇习作在结尾的处理也非常巧妙。小作者由赞美家乡到歌颂祖国,升华了主题,使文章立意变得深刻。
作家的窍门
赵树理是位著名的农民作家,他们一生为广大农民写了很多的作品。《小二黑结婚》等文章就是他写的。
五十年代中期,赵树理来到山西一个叫李家岭的山村体验生活,被安排在村东头一户姓李的农民家中。
这家的小李是位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他看过不少赵树理的作品,对他很崇拜。赵树理问他:“你也上了七八年学,怎么不写点文章?”小李红着脸直摇头说:“咱不是那块料子。”
这天早饭后,赵树理帮小李去犁地。到了地里,小李指着南边一块早已犁好的地对他说:“那是一家寡妇的地,她男人早死了,她上有体弱的婆婆,下有吃奶的孩子,日子很难过。村子帮耕队昨晚偷着帮她耕了。”赵树理忙说:“这是一件好事呀,你收工后就写出来。”小李说:“我?怕写不好。”赵树理说:“你一定能写好。再说,我会帮助你的。”
晚上,小李真的把一篇《义务帮耕队》的稿子拿给赵树理看。赵树理仔细看了看,对小李说:“你有时间再改一改,明天拿给我看。”
第二天,小李把改了的稿子拿给赵树理看,赵树理说:“有进步了,你再改一遍,明天拿给我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中考作文专家指导技法解说10:巧用对比 下一篇文章: 中考作文专家指导技法解说12:变换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