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打造满分作文,从冠华作文网开始!
网站首页
中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中学作文 | 中学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中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中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中考作文升格之内容丰富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3/8 20:48:0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1.充实材料,把已有的材料铺张开来,可以通过对细节的雕琢,来丰富主题。只有材料丰盈了,具有一定的张力,才能够在别人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带来饱满的感觉。如,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就营造一种“盲目,内心苦闷,冲突”的氛围,在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时,你是怎么临摹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可以通过动作的描写与心理的刻画来展示自己内心的“无方向”。

2.刻画细节,重点突出你在上海观看书法作品时被米芾的《多景楼记》所震撼的“那一刻”,刚好也能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扣题紧密。这个细节的刻画是全文的关键所在,它是文章成败的分水岭,文章的内容是否丰富,在这一块完全可以彰显出来。

3.升华结尾,让文章的主题从一个普通的现象上升到一个深层的哲理上。让读者阅读文章后引发一种熟悉的体验,或从中获取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这篇文章的结尾需要补充自己观看优秀书法作品后个性化的体验,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冲击感,等等。可以夹叙夹议,可以抒情,最好能和开头形成鲜明的比照,以一个有力的动作来完成最后一击。

             【升格作文】从那一刻开始(一类文)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神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我没有他的经历,自然体会不到那份内心情感。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找寻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致,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受启发。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在朝着自己的方向泼墨。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厚的资料之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心灵的顿悟与生活的本真。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的旋律,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评语]

个体化的体验和思考让文章内容立刻丰富起来,特别是开头和结尾部分的修改,让整篇文章立刻文气贯通,主题凸显。另外,行文中通过错落有致的叙述把自己内心世界的困惑、矛盾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文章的厚度,体现了一种磅礴的大气和高度。特别是结尾部分,把平常无奇的小事上升到哲思的高度,把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凝聚于此,如一声浑厚的呐喊,发人深思,令人醒悟。

打造细节,融入真情,让作文“深刻”起来

                            ——中考作文升格之主题深刻

【试题回放】题目:你我走过的日子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16行)。②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2009年浙江绍兴市中考作文题)

【思路提示】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从题目的构成来看,宜于写成记叙文,并以充实的细节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倾注为其主要得分点。

雕刻细节,呈现事件感人之处。“你我走过的日子”,必然在回忆往事中展开写作,这个回忆,要撷取生活的朵朵浪花: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点点心理的变化,等等都可以成为特写镜头。有了这些镜头,文章便有了足够的看点,形象生动。细节的打造,要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来进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可综合运用,以达到夺人眼目之效。

 注入情感,赋予“日子”以情味。既然是一起“走过”,那么这段日子一定发生过什么,一定让你有着难以忘怀的感触。分享、分担、交流、误会、感激、眷恋、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等等,不管你选择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讲述一定要情真意切,可以借用环境烘托等手法,把故事的情感基调明晰地呈现。

【原文再现】你我走过的日子(三类文)

你我走过的日子,值得回忆。你我走过的日子,值得怀念。

我在农村中成长,父母都在城里上班,我住在奶奶家,每天都跟在她的身后,唯恐把自己丢在小路里,爷爷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我没见过一次面,不知道长什么样。

(开头有些凌乱,需要修改,要注意语言的逻辑顺序。奶奶曾是与“我”相依相伴的人,在“我”的“日子”中至关重要,因此写此文,应该在一开篇即营造出浓浓的眷恋之情。)

秋收季节,你去田里干活,我就屁颠屁颠地跟在你的身后,在田里东翻西找去,看到了长长的黑乎乎的东西就问:“奶奶,那是什么东西啊?”你就会跟我讲那是我们的朋友,之后我就会小心地把他放回原处,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时真傻。

夏天的夜晚是那么的闷热,于是你就把我抱在怀里坐在树底下帮我扇着风,我看到了你那满头银发就问:“奶奶,你的头发怎么和月亮一样白啊?”你就会告诉我:奶奶是从月亮上来的。于是我全身的闷热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看着奶奶觉得又新奇又疑惑。

(画线两段应成为本文出彩的细节描写,以此来突现“我”与奶奶走过的美好的日子,并突出奶奶对“我”的呵护,“我”对她的依恋。但作者对这两幕重要戏——秋收、夏夜赏月只是予以平淡叙述,缺乏情感的倾注,因此大大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也无法体现主题的深刻性。另外,从表达上来看,这两段在先后顺序上也应调整。)

你是那样地辛勤地劳动,但最终累倒了,爸妈把奶奶和我一起都接到城里去了。每当吃饭都不见奶奶来吃饭,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奶奶在房间里,你自己去看她吧!”我跑一般推开了房间的门,小心地走到奶奶床前,奶奶见我来了叫我陪她一起说说话。于是我坐在了床边,我问她为什么不起床吃饭,奶奶笑着说:“人老了,走不动了!”但我却不知道当时奶奶已经是高位瘫痪,永远站不起来了。(从人称使用来看,在点明“你”就是奶奶之后,全篇便应一以贯之,将“你”进行到底。一会儿“你”,一会儿“奶奶”,读者需要不断转换概念,也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不当之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