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套作方式
观点一:让学生感觉到写好作文,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并且鼓励学生模仿优秀的高考作文,用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去写一篇好作文。写好后反复修改,锤炼,然后在考场中拿到作文就按照平时训练的模式去套。虽然这一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也违背了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但对于我们这些没什么写作基础的学生来讲,却非常实用。我们不但要告诉学生可以套作,还要告诉学生如何成功地去套作。譬如,04年江苏作文《稳中求胜》的写作模式就可以去套2008年四川省的话题作文“坚强”。文中的分论点:“沉稳从志而来”可以改为“志存高远者必坚强”,“沉稳从难而来”可以改为“历经苦难磨练者必坚强”,“沉稳从无欲而来”改为“淡泊名利者必坚强”。成功的套作方式就是改变语序,撤换词语。紧接着抽换材料。比如《稳中求胜》分论点一中的论据班超的例子就可以更换为鲁迅的例子,林则徐的例子就可以更换为邓世昌、丁汝昌、谭嗣同的例子。句式一改,例子一换,谁敢讲你是套作。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套作不套作,关键在于如何成功地去套作。我甚至很简单地告诉学生在《读者》上看到一个故事然后写到作文中叫抄袭。但你将《读者》中看到的三个故事写到作文中的时候,那就叫写作了。
观点二:高考作文“套作”之风恐怕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失。原因是“套作技巧”能够使语文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少的时间“教会”学生运用最“经典”材料、最“生动”的议论抒情文字和最“巧妙”的层次结构,在十分紧张的模拟考场里“一挥而就”。成文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这一招,据说已经让不少平时对作文不重视,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写出内心感受的学生在高考中得益甚至拿了高分。相比之下,不少语文教师平时十分重视作文教学,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踏踏实实地对学生进行有序的作文教学训练,他们所花费的时间是教授“套作技巧”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其最后的收效,最多不过与后者的教学业绩持平,有时甚至反而不如。面对这样的尴尬,又有谁能不对“套作”动心呢?况且,学生、家长、学校乃至上级都十分看重分数,因为高考必须拿分数“说话”。
观点三: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言水平有所提高,有一个速成的方法,那就是去摘录十段八段自己喜欢的,生动经典有哲理的语言片段。比如《读者》杂志的篇首语,每篇都有一些精美的语段。我现在还一直有这样的习惯,就是在卡片上摘录读书时觉得能打动我的一些精彩语段,有的还把它打印下来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可以经常欣赏。我过去读书写作文时,常常有一种欲望,就是把自己喜欢的,认为精彩的一些话千方百计要引用到作文中去,还常常就能“得逞”,为我的作文赢得老师几句夸奖的评语,赢得一个理想的分数。在中考前这段时间去背个十段八段精彩语段,或许在写中考作文中就能排上用场。借用一句广告语“相信我没错的”。
观点三: 据有些“作文宝典”介绍,分成8段的作文最受欢迎,结果大多分成8段
常听语文考得好的教师在经验交流会上指点迷津:“平时很少训练作文,只在考前押几个题目,念几篇范文,让学生仿着‘作’成文章,考场上非常管用。”并举当年的“智子疑邻”文题为例,说他在考前一个星期就训练一道非常类似“樵夫亡斧” 的话题作文,因此上线数比平行班多,优秀率多平行班5个百分点。说教者眉飞色舞,激情飞扬;倾听者为之陶醉,掌声雷动。如此一来,“平时不念经,临时抱佛脚”的克隆作文速成法,就可以想见了。如此而教的“作”文,又怎么不会出现千人一腔的习气呢? 应试而教的“作”文,在各类升学考试时固然能够侥幸获得高分,但真正的好作文还是要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真情,坚持阅读;还是写身边事,讲平常理,
观点四:讲一点材料的准备。因为只有精心准备好材料才能在考试中从容不迫地构思,写出自己的风格。缺乏材料的准备,仓促应战,要写出有点质量的作文姑且不太容易,更何况是写出有风格的作文呢。我们反对背好范文去硬套题目,这是有风险的。但是我们还是强调要准备几篇自己平时的得意之作,作为材料上的准备。首先这必须是自己的,保证不会出现材料雷同的作文,更不能成为一批材料雷同作文中的一篇。如果这样,那你就死定了。其次,你还要有使用准备好的材料的技巧。比如,上面我举的例子“2006:我们在离别中走过”,当然可以作为一篇好的作文材料。如果题目是上学期末南汇区“一模”语文卷中的作文题“越过那道坎”,这个材料还有用吗?告诉你,有用!“越过那道坎”这个题目中的“坎”字很有讲究,它可以是困难,可以是一种情结,甚至是一种心理障碍。我心目中崇拜的体育明星将离开我们,作为他们的“粉丝”,是不是很失落,是否会难以释怀,怎样释放这种惆怅的情绪,放飞心灵,期盼未来?这其中会没有文章可做吗?当然需要重新构思,要写出“越过”的心理过程,感情基调要由淡淡的感伤变为“越过”后的昂扬振奋。材料可以用,但要忍痛割爱,只要材料,不要原来的框架。这样才能用准备好的材料,打一场有准备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