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工厂的流水线撤下/又以流水线的队伍回家来……/但是奇怪/我唯独不能感觉到/我自己的存在/仿佛丛树与星群/或者由于习惯/或者由于悲哀/对本身已成的定局/再没有力量关怀”。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应试指导]
“从工厂的流水线撤下”“又以流水线的队伍回家”,却并不关怀“自己的存在”,这也大约就是习惯使然。字典里,习惯的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就写事而言,本题的常规思路为:讲述“我”好的(或不好的)习惯,也可以记录身边的事件,揭示人们的习惯也在悄悄改变着,如乡下人进城,打破农村经济的习惯,开展更有活力的市场经济等。
考场作文的选材贵在新颖,如有学生这样构思:“我”收到爸爸的来信,同学玲玲等疑心是男生给“我”写的。“我”一再申辩信是当局长的爸爸来的,可这反而加深了她们的怀疑,非让“我”当众拆开不可。万般无奈“我”只好拆信,原来是“我”几月前寄给爸爸跟他商量买单放机的信,信纸的背面就是爸爸的“回信”,内容只有“经研究,同意。林华(爸爸的名字)”这几个字。这样,简单的一个书信往来片段,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思想僵化、工作程式化的官僚作风(当局长的父亲给女儿的家信,居然像他日常签字批条子一样);同时还揭示了某些学生的心理习惯:好无事生非,一旦与异性来往,就断言是“有情况”。这样的构思选材,可谓新颖深刻,令人叫绝。
[文题之六]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请以“路”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文体不限,6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20行)。
[应试指导]
本话题的意思很明了,一个是有实在意义的路,如大路、小路、铁路、公路等;一个是透过文字表面的路,即人生之路。
作文写实在意义的路,要注意写出新义来。如作文《大路、小路》,写的就是作者一次到乡下亲戚家串门的经过,通过自己亲身体会感觉到的大路越来越好走,小路却杂草丛生而难以行走(文中用大人们的谈话揭示:如今乡下人做饭都已经使用液化气,不再用草做燃料),得出不管是大路好走还是小路难行,都是富了的象征。这便是写实的作文。当然也可以通过路的变化、路的延伸(如公路修到山区)等来写社会的发展变化。
有的路是看不见的,但是你还必须得走一遭,那就是“路”字后面的人生之路。如一位同学的作文《我喜欢走那条土路》,写她喜欢走校园内一条坎坎坷坷的土路,而不愿走平整洁净的水泥路面,表达出一种不怕困难、勇于面对困难并且克服困难的决心。作文由现实的路写到人生的路,实路、虚路相结合,写得朴实而深刻。
三、刻画传神的人物—中考写“他”类作文专题训练
【学习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你身边的“他”。
2.能通过细腻的描写再现熟悉的“他”。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中考作文拟题失误、对策及训练 下一篇文章: 中考作文7大类专练系列作文专题突破训练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