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求索. ] L6 u4 K' K/ S! [ 灾难来临,顷刻间高楼大厦变成废墟,掩埋了无数的生命。多少生命在一瞬间化为粉尘。生命尚存,更应该珍惜生命,让自己短暂的生命过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试想,几分钟前还鲜活的生命,一下子就阴阳两隔,人就应该从中思索生命,追求生命的本质。 【立意关键词】 生命价值意义本质珍惜生命求索 二、对生命顽强的礼赞 生命是脆弱的,那么多的人一下子魂归天堂。生命又是顽强的,被埋100小时后而被成功救出的生命奇迹一次又一次燃烧起人们的希望,震颤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激动流泪之余不得不喟叹生命的顽强。这些生命奇迹源于被救者强烈的求生愿望。他们为了生存,宁肯喝自己的尿,吃作文本纸,这种对生的坚守和永不放弃让人肃然起敬。 立意关键词】 顽强求生奇迹生存勇气坚守信念震撼# Q( J; O) |9 I) d 三、对于奉献爱心的提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灾面前,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起来,这让世界在此见识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和不可摧毁。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截至2008年5月21日,共接受社会各界捐赠财物160.9亿元。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一人捐出一亿港元,李嘉诚先生在第一批捐款一千万元的基础上,再捐款一亿元。这种行为的后面,传递的是爱心。灾难是不幸的,然而灾难又是幸运的,他让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蜕变和重生。8 B0 \1 y* n4 o 【立意关键词】 奉献爱心捐助无私传统伟大互助合作 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民族精神的回归“e度”教育社区3 _8 P! V; @7 b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这是地震发生以来主流媒体的宣传主题。是啊,我们好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万众一心。从捐款捐物、绿丝带到全国哀悼日,全中国13亿人生活中好像只存在一件事情: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市场经济下因物质利益诱惑冲蚀而缺失的人文素养,被汶川地震生生地揪扯出来,大大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斗志,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得到回归。bbs.eduu.com) g9 H$ |0 J; Y- p& @! ` 【立意关键词】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民族精神回归斗志忧患安乐人文素养血浓于水1 L' o( H( N+ b 五、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c3 K6 U3 V* u( x 在灾难面前,灾区人民忍受着家园被毁,家人罹难,家财殆尽的多重痛苦。但是生活总是要进行下去。他们没有陷在痛苦的泥沼中不能自拔,而是奋起抗争,生产自救,和灾难较量,和时间赛跑。外来的爱心援助让他们感激,然而他们自己更是学会了坚强。许多村民开始清理废墟,村外的水田里农民已开始插秧工作……伟大的人民。- E3 E7 }: {' Q7 w4 [! Q& l2 L/ U8 q 【立意关键词】 自力更生自强抗争自救坚强勇气超越超脱 六、难忘师恩4 R( U" }& F$ Q8 P 灾难袭来,许多学校正在上课或午休。灾难是这样的残酷,顷刻间要把这些花朵统统摧毁。危难关头,教师们用自己柔弱的脊背、纤细的胳膊,为学生撑起一方狭小的天地。谭千秋、吴中红、张来亚……一长串已逝的、未逝的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至生命诠释着师恩如山。谁是最可爱的人?谁在生死关头坚守着道义、责任、良心?他们都用一种生命的美丽姿势成就了生命的永恒。 【立意关键词】 师恩责任道义良心生命的美丽永恒美德 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追思 文传地震再次让人们见识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弱小、无助。虽然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类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得到拓展,然而,当大的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人类仍然显得那么的束手无策。印度洋海啸、缅甸风暴、文传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人类就应该就此止步,听天由命呢?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人类需要更好地发展科学研究,更好地研究自然、利用自然,和自然和谐发展。
【立意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科技爱护自然学习科学文化
汶川地震因为灾难深重而被国人铭记。2008年5月12日会因为大地的巨大裂口而在人们心中留下久久难以愈合的伤疤。每件大事之后我们都应该反思,这样人类才能不断进步。我想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是上述那些。汶川地震值得我们永远地思考下去。
上一篇文章: 必须搞清“作文”是什么 下一篇文章: 怎样准备中考作文考试?
|